云视网讯(记者 李冬梅)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有一个叫"拉美荣"的地方,距离鲁甸乡政府8公里,海拔2800米。从车上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数百亩的土地,一垄垄田埂上铺满了枯黄的茎干,在茎干的下面生长着一种稀缺的好药——滇重楼。
滇重楼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漫长,种植滇重楼的农户需要好几年才能有收成,但也是这个要在土地里生长好几年才能成熟的东西,成为了鲁甸乡百姓发家致富的"法宝"。丽江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和云是滇重楼在丽江种植的先行者和行家里手,他从一开始种下50亩滇重楼,到一步步加强管理,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如今的鲁甸乡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滇重楼种植基地。中草药种植的可观收入,也让这个曾经靠伐木为生的乡镇,一步步走上生态脱贫的道路。
(丽江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和云)
"当年我们都是靠砍木头维持生活,但是后来木材砍不成了,小孩想读书上学,都需要钱,我们老百姓何去何从呢?"和云这样说。这是当年和云面临的困惑,也是困扰着鲁甸乡百姓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催生了现在的"云药之乡"。鲁甸乡作为滇西北最大的林区,在木材大开发的年代,全乡男女老少齐上阵,大肆砍伐原始森林。木材大开发虽然给鲁甸乡带来了一时的富足,但随着金沙江上游天然林禁伐,鲁甸乡的经济一落千丈,农民收入减少,返贫现象严重。
也正是如此,当地百姓才有了这番困惑。
和云说:"我们要找一个产业,今后我们的祖祖辈辈都可以靠这个产业吃饭,所以我就成立了这个公司。"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找到一条产业转型的发展之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结合鲁甸乡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和市场的需求,2004年,和云开始尝试种植滇重楼,经过调整调优产业配置,这一次,和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靠它吃饭的产业。同时,和云还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他通过租用农户土地、聘请当地群众帮他管护基地的药材、提供种植技术帮扶等形式,让乡邻们获得可观的收入。
近年来,鲁甸乡中药材种植品种也在不断增多,从过去的木香、秦艽、人参、西洋参、当归等品种扩大到附子、续断、天麻、重楼、珠子参等50余个品种,基本形成了药材品种多,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格局,鲁甸乡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云药之乡"。
现在的鲁甸乡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百姓也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良药",守住了"金山银山"。